查看原文
其他

你是否努力学习,关系到父母的寿命、另一半的层次、下一代的起点(转给每一个孩子看看)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明珠絮语 Author 明珠絮语
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

推荐:

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


来源:“明珠絮语”(ID:tsliuchanghai),本文转载已获原作者授权。



01朋友在群里发了一小段视频,非常震撼人心。视频很简单,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说了下面一段话: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努力学习,妈妈是这样告诉我的,是否努力学习不仅仅关系到自己的前程,还有父母的寿命、朋友的质量、未来另一半的层次以及后代的起点。不知道是哪位高人总结的这几句话,简直绝了!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赤裸裸的现实,是过来人最真实的感悟啊!02努力学习会改变父母的寿命,这一点,笔者有深切的体会。几乎从我记事起,父母就经常生病,而他们对抗疾病的方式,无非是吃一些便宜的药片,或者四处找一些偏方。后来长大了我渐渐明白,他们并没有特别什么不能治的病,只不过是家里孩子多,生活压力大,以至于积劳成疾,又没有钱去根治。然后,经过时光的日积月累,把自己拖成了一艘需要不断修修补补的船。在农村,这样的老人其实特别常见。其中有一些人,子女都是农民,经济条件不好,知识层次不高,很多老人一次普通的发病,就可能早早地离开人世。而生活得比较好的老人,大多是身边有子女照顾,外面也有子女孝敬,比如我的父母。我们兄弟姐妹都特别孝顺,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照顾他们。说实话,这些年我已经成了半个医生,因为那些老年人的常见病他们身上全都有。

曾有一篇叫做《流感下的北京中年》的刷屏爆文,描写了一位北京的中产,他一向健康的岳父染上流感,经过不停地转院治疗,最终进入ICU甚至使用了人工肺仍然不幸病故的过程。

当时就有网友评论说,这是个中产版本,如果是无产版本的话,应该是板蓝根——头孢——阿奇霉素——某小诊所挂水继续头孢阿奇——火葬场——骨灰装编织袋坐长途车回家。

家庭的经济实力决定了病人的治疗方式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
小病靠扛,扛不住就去小诊所挂水,和平时有良好的保健和体检,不得病、少得病、晚得病,生病之后得到更好的治疗,生活的宽度和长度都是有区别的。人到老年,除非自己有足够的积蓄,否则,儿女的能力确实是影响老人寿命的最大因素。子女给父母提供什么样的条件,他们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晚年生活。而努力上学,无疑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最重要途径。说是否努力上学会影响父母的寿命,真的一点错都没有。


03而努力学习会决定未来另一半的层次,这更是必然。你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人,取决于你的圈子是什么圈子。而所谓大学,就是把同样学习水平的人集中到一起的地方。所谓招聘,就是把同等能力层次的人集中到一起的过程。所谓婚姻,就是在自己的交际圈、生活圈、工作圈匹配一个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异性的过程。你不在那个圈子,你根本就没有机会。笔者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,美国范德堡大学法律和经济学教授Joni Hersch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——藤校毕业的妈妈们,都特别喜欢当全职妈妈。相比之下,那些普通大学毕业的妈妈们,大部分都是在全职工作。这并不是说学历越好越找不到工作,而是说明两点,一是高学历者不必为了保住工作岗位而不敢要孩子、不敢带孩子,二是他们的另一半,有足够的能力养活整个家庭。她们有实力、有能力放下工作,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中,全身心的放到孩子身上。说白了,那些上名校的妈妈,让自己的人生有了更高的自由度,也让孩子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陪伴。你是名校毕业,你的择偶圈子可能是企业的高管、潜力无限的精英,你如果连大学都考不上,可能连这些人的面都很少见到。04至于下一代,他们的起点当然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面。还记得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同学的话么?父母是外交官的他坦言,现在的高考状元都是“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”。“衣食无忧,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,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,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,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,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,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。”有人调查过2007-2016年10年间高考状元父母的职业,发现排在前三位的是教师、公务员、工程师。没有什么不公平,他们通过努力改变了人生,然后为孩子打下了更好的学习基础,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,自然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。在接下来,这些孩子的职业发展,同样会占据较大的优势,这很正常。如果你今天不努力,将来当家长了却抱怨孩子的作业太难,自己不能辅导,好意思么?将来孩子看着别人的父母会做从小学到中学所有的题,难道真的不会埋怨你么?05真的,读书决定命运,不仅决定自己的命运,而且还决定你最亲最近的人的命运。有人说,无论努力不努力,在哪儿都是一天三顿饭,在哪儿都是睡觉一张床。但你应该明白,每天三顿饭在哪儿吃、吃什么,每天晚上睡觉在哪儿睡、睡醒了做什么,有着天壤之别。每个人都做过孩子,都当过学生,很多人小时候最烦的事情,就是被父母老师逼着努力学习。但长大了之后,才发现父母老师的话都是对的,后悔之余,又开始把父母老师对自己说的话去告诉孩子。如果你有机会,那么,应该听一听那些被父母唠叨过无数遍的话。努力学习,确实是一个人改变命运最重要的机会之一。明珠絮语(ID:tsliuchanghai),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,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。新书《为自己读书》正在当当、京东、天猫等平台热卖中!联系微信:mingzhudz.

喜欢本文,请转发



重要通知!




无任何条件分享人教版全套章节课件(29章,每个章节课时均有多份课件——之前收集整理而成的,共3514个课件),可扫码关注文末的两个公众号中的任何一个,进入后,发送”人教版全套课件“(不含双引号)即可获得下载地址和提取码。说明:课件均可编辑,课件中若有网站链接则为本人之前创建的网站(优思数学网或悠悠数学网),早已经停止. 请转发分享给需要的朋友.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,给身边的朋友带去正能量。倘若你愿意将此文转发:比起转发几个数学群、需几个赞的得到的分享资料,也许更值得你转发分享!大家都在看

还没开学,多地已官宣暑假时间!家长和学生面临的9个“大考”即将开始!

网课即将结束:成绩下降这口大锅,网课背不起!

同一个班级、同一个老师、同样上网课,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是“积懒成笨”!

中国4340万,全球1.95亿人因“疫”失业:未来,能稳操胜券的,只有这三类孩子

致父母:别再把放养孩子当成静待花开(再忙也要读一读)

最好的家庭教育:父亲是榜样,母亲有温度

第一批开学的人有多惨?看完上网课的同学吓哭了,家长们却高兴坏了哈哈哈哈哈哈

关注本公众号

相关公众号




点击阅读原文,获取每日同步更新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